中國時報 – 回收+創新 廢玻璃也有春天

中國時報 – 回收+創新 廢玻璃也有春天

回收+創新 廢玻璃也有春天
利用回收玻璃開發的防火隔熱磚是春池玻璃具競爭力的綠建材。(陳麒全攝)
回收+創新 廢玻璃也有春天
春池玻璃第二代負責人吳庭安自小就幫忙家人撿玻璃,在廢棄玻璃瓶旁分類、揀選。(陳麒全攝)
回收+創新 廢玻璃也有春天
春池玻璃的觀光工廠讓大眾可以認識以回收玻璃製作藝術品的流程。(陳麒全攝)
回收+創新 廢玻璃也有春天
春池多年來都以回收玻璃再創作,創造具美感的藝術品。
回收+創新 廢玻璃也有春天
春池的師傅都是製作玻璃多年的工藝家,耐高溫一次又一次燒出最美的玻璃。(陳麒全攝)

走進春池玻璃位在新竹香山工業區的觀光工廠,35噸賓士大卡車正滿載碎玻璃駛出廠區,玻璃工廠第二代負責人吳庭安說,「我們每個月會有200~300個貨櫃的廢玻璃出口到海外,這些不是垃圾,而是可以再利用的重要原料。」

拾荒拾出一片天

新竹春池玻璃是台灣老字號玻璃工廠,已有50年歷史。最初10年和大多數的新竹玻璃業者一樣,做海外禮品代工,但自1969年開始,董事長吳春池把重心放在回收玻璃上。吳庭安小時候都要幫忙爸爸在一堆廢棄玻璃瓶裡依著顏色分類,他說,「我最怕碰到羊奶瓶,沒清洗乾淨的羊奶瓶所挾帶的腥臭味到現在我還記得。」

家戶耳熟能詳的老歌「酒矸倘賣無」是春池玻璃企業維繫的主旋律,春池將別人視為垃圾的廢玻璃經過顏色分類後,再輾碎成不同大小,重新利用、創造新品,循環再生的理念與產量領先業界。

開發防火綠建材

從小就跟著父親、家族在玻璃堆裡打轉的吳庭安,笑稱自己是撿玻璃長大的孩子,父親回收玻璃循環利用概念對他影響很大。大學念成大資源工程、出國赴英攻讀牛津工業管理,回台灣到台積電工作3年,直到3年前他才回到春池玻璃工作。他說,「從求學到就業,我很清楚會回到玻璃這個行業,只是要怎麼做、怎麼創新,是我在思考的。」

過去50年春池玻璃打下很穩的基礎,吳庭安希望透過自己和資深員工的努力,將春池打造成百年企業。

玻璃回收之後可以有許多新用途,玻璃原料裡添加回收玻璃可降低爐內溫度200度,大幅減少製造玻璃製品的耗能。吳庭安說,春池用回收玻璃開發出輕質實心磚,這種磚塊重量約一般磚頭的1/8,材質輕,又有耐震、隔熱、防火、隔音效果,是高效能的隔熱節能減碳建材。「重點是價格和一般磚頭差不多。」此種回收玻璃含量占70%~80%的建材,讓玻璃的應用更為廣泛,「回收玻璃本來就是很環保的行為,現在還可以用這個素材再創造綠建材,讓材料生生不息,是正面的循環。」

老師傅技藝高超

除了綠建材的開發,回收玻璃也可以用於藝術創作。吳庭安說,「早期新竹玻璃都是做海外禮品代工,現在則輔導老師傅們走向藝術創作之路。」為了拓展師傅們的視野,春池玻璃舉辦多次海內外工作坊,讓這些手藝高超的師傅們透過交流,而激發更多的創造。吳庭安表示,這些老師傅一直都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創作,他們的功夫一點都不遜於威尼斯或是捷克的玻璃師傅。

創造台灣品牌W Glass

參觀過春池玻璃觀光工廠的人,必定對晶瑩剔透的玻璃藝品留下深刻印象,但許多人不知道這些色彩炫麗的作品竟是回收玻璃做的,其中,粉紅色的最為特別。吳庭安指出,粉紅色玻璃為還原色,添加顏色的溫度與時間控制都要非常精準,是技術的挑戰。

看好國人對生活器皿越來越講究,春池玻璃將打造玻璃家飾器皿品牌W Glass,吳庭安有感而發說,「許多人崇尚施洛華世奇、RONA、SCHOTT ZWIESEL等玻璃品牌,但是台灣卻沒有玻璃器皿的品牌,取名為W glass,就是源自於材質來自廢棄玻璃(Waste)、吳家創作(Wu)、行銷世界(World wide)。

從撿玻璃的孩子到創造綠建築材質,甚至精品玻璃品牌,春池讓廢玻璃有了春天,也翻轉傳統玻璃產業。

(中國時報)

報導來源

分享